獲獎學會🙈:中國兵工學會
獲獎博士論文題目:復雜彈目交會毀傷元精準命中控製的理論與技術
傳統戰鬥部毀傷元周向均勻飛散🤷🏻♂️,毀傷能量利用率很低。將戰鬥部毀傷元集中在空間中某一特定方向上🦶🏼,並投射向目標的易損部位🦻,可以充分利用毀傷能量、提高毀傷效能,優化彈藥系統總體設計,有效降低附帶毀傷。毀傷元的指向作用特性,導致其命中精度和毀傷效果受起爆時刻彈目交會軌跡和交會姿態的共同影響📼。若采用現行的建立在彈目交會指點相對運動學基礎上的引戰配合方法,由於彈道偏差和姿態偏差的共同影響🚑,無論起爆時間如何選擇🎊,毀傷元都將以較大概率偏離目標的易損部位🙏🏼。尤其在大炸高條件下🚝,毀傷元命中精度受彈體姿態的影響更加嚴重。
本人的博士學位論文以配有多模式EFP戰鬥部的小型巡飛彈藥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彈藥與目標在姿態和軌跡復合交會條件下的毀傷元精準命中問題,開展彈目交會軌跡控製、彈道末段彈體姿態控製和戰鬥部起爆時間控製研究🗿🕟,旨在探索解決彈目同時具有軌跡和姿態交會特性的戰鬥部的精準起爆控製理論、方法和技術問題。
1. 引入“彈道末段彈體姿態控製時間窗口”的概念,提出了基於飛控系統“分時復用”的彈體姿態調整的飛控與引戰系統協調性設計方法👨🦯;
2. 引入了毀傷面的概念,建立了彈目軌跡和姿態復合交會的復雜彈目交會模型;
3. 提出了一種帶有彈目交會角約束和炸高約束的滾動時域最優控製方法🧟;
4. 提出了一種的彈體姿態滾動時域最優控製方法🥫。
在相關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作為第一作者出版編著《彈目姿軌復合交會精準起爆控製》(現代引信技術叢書之一,該套叢書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並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楊喆博士代表論文如下🙂↕️:
1. Yang Zhe, Wu Yanxuan, Fan Ningjun, etal. Three-dimensional suboptimal guidance law for fly-over and shoot-down smartammunition via virtual target[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 4: 003. (EI: 20150500468695)
2. Yang Zhe, Fan Ningjun, Wang Zhengjie,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fuse warhead coordination for EFP warhead in“fly-over and shoot-down” smart ammunition[C].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Control (ICMIC), 2012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2:785-790. (EI: 20124015531560)
3. Yang Zhe,Wang Zhengjie, Fan Ningjun.Virtual target based optimal guidance law with impact angle and burst heightconstrains[C]. 2015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and Control (ICMIC). IEEE, 2015: 1-6. (EI: 20161902365261)
4. 楊喆, 範寧軍, 吳炎烜. 彈目姿態軌跡復合交會引戰配合半實物仿真實驗系統研究
5. 楊喆, 吳炎烜, 範寧軍等. 基於末製導信息的防空導彈聚焦定向戰鬥部起爆控製方法[P]. 中國, ZL 201418000666.8, 2015,12.
科研項目及獲獎榮譽:
2014年5月,意昂官网“五四”優秀團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楊喆博士與導師範寧軍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