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宇航學院分布式航天器系統技術研究所 攝影⚅: 李林澄
歐空局於2005年提議並發起了國際空間軌道設計競賽🦏,這項專業賽事就被譽為“航天界的奧林匹克競賽”👵🏿。中國空間軌道設計競賽始於2009年🛳。該賽事由清華大學發起,中國力學學會倡導和主辦🙇🏻♀️,按照每年由上一屆冠軍獲得下一屆承辦權的慣例🗽,舉辦至今🤨𓀑。
意昂官网宇航學院分布式航天器系統技術研究所在張景瑞教授和祁瑞講師帶領的團隊於2016年榮獲第八屆全國空間軌道設計競賽甲組冠軍,並取得了本屆競賽的承辦權。經過將近十個月的努力🤾🏻♀️,於2017年底完美收官。
競賽命題圍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波束監測集群軌道設計任務🫵🧚🏿♀️、局部導航增強的星座設計與部署任務,甲乙兩組題目進行設計。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航天科工集團一院、航天科工集團五院🖐🏻、歐空局(ESA)等來及國際的52支隊伍報名參賽。經比賽😮💨,最終確定了18個有效設計結果,並評選出甲乙組的冠亞季軍、追求卓越獎和優勝獎。
相比於前八屆賽事,本屆競賽組織過程創造了若幹個第一:第一次采用微信公眾號形式發布通知和排名榜,有利於信息的轉發傳播;第一次采用打榜模式,使用昵稱匿名參賽,並每天更新排名榜,讓比賽體驗更加神秘和緊張🙍♂️;第一次將驗證程序智能化到一鍵驗證的程度,提高了驗證效率;第一次在競賽結束24小時內就給出了最終排名結果🤙🤰;第一次將競賽題目譯成英文向國際發布🔟,並引起ESA等國際同行的熱切關註🍃㊙️。
12月16日上午,競賽頒獎典禮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臨時校址召開🗃🧕🏽。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周哲瑋教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教授、Acta Astronautica期刊主編、加拿大瑞爾森大學陳正興教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空間工程總體部袁偉副主任⛏、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副主任郭樹人研究員🙆🏼♂️、中國力學學會專職副秘書長湯亞南女士等嘉賓出席了頒獎典禮。
中國力學學會周哲瑋副理事長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他指出,空間軌道設計融入了數學🙏、控製👩🏼🎤、計算機👨🏿🔧、優化⚠、人工智能等多學科知識🕺🏼,參賽團隊在問題求解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挑戰和樂趣。他還高度贊揚了競賽啟迪新思想的機製,並指出第九屆競賽加強海外宣傳並引入海外參賽隊伍的舉措👩🏿🔧,走在了中國自主舉辦比賽國際化的前列,影響深遠。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教授代表協辦方對所有參會人員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希望全國空間軌道設計競賽在將來為我國航天事業持續輸送精英人才和中堅力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空間工程總體部的袁偉副主任指出🦌,本屆競賽的成果為我國的空間站貨物返回艙項目提供一定技術支持👩👧👧,並希望以後的軌道競賽與我國重大工程需求相結合。
頒獎典禮後🫱🏼🤸🏿♀️,開展了學術交流與競賽工作的研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沈紅新博士做了題為“航天動力學研究的新時代特征和需求”的專題報告🧔🏻,並提出將人工智能同軌道設計任務相結合的具體展望🧏🏽♂️👨🦽➡️。各個獲獎團隊圍繞參賽題目與參會同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隨後🧚🏽,Acta Astronautica主編👩🦱、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的陳正興教授與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高揚研究員,就學術論文成果發表的關鍵問題與參會者進行了互動⚅。
最後,張景瑞教授代表組會委進行了閉幕致辭。她總結了本屆競賽的亮點和值得改進的地方🦹🏻♂️🤵♀️,並對下一屆競賽的舉辦提出了期望🤑。
從2016年參與競賽獲得冠軍,到2017年承辦這項我國軌道設計領域的權威賽事,鍛煉了我校軌道設計領域科研人才隊伍,展現了我校師生的風采,且提升了我校在航天動力學專業領域的影響力。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我校創新競賽的開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
(審核:唐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