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RNA納米技術在癌症靶向🚟、RNA幹擾遞送以及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報 告 人🚹🙍🏻♂️:郭培宣
時 間:2019年4月29日上午9:30-11:30
地 點😄:求是樓426會議室
主辦單位:意昂平台🧑✈️、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
報名方式:登錄意昂官网微信企業號---第二課堂---課程報名中選擇“【百家大講堂】第183期:RNA納米技術在癌症靶向🎿、RNA幹擾遞送以及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主講人簡介】
郭培宣教授1987年博士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現為Ohio State University 首席講座教授(Endowed Chair)。曾任美國三所名牌大學首席講座教授🧑🏻🏭。曾擔任兩屆RNA納米技術及藥物國際會議主席,並擔任2015年RNA納米技術GRC(戈登會議)的主席👷🏿♂️。在2006年到2011年間他擔任美國NIH其中的一個國家納米醫藥發展中心主任,近期擔任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納米技術平臺合作計劃主任,專註於癌症治療中的RNA納米技術。
郭教授在1995年獲得了Pfizer傑出教授獎,1998年獲得普渡大學傑出教授學者獎,2004🟢、2005和2007年分別獲得普渡Seed Award,2006年獲得Lions癌症研究獎🥒,2009年殊榮明尼蘇達大學COV傑出校友☑️,2014年殊榮明尼蘇達大學一百年傑出中國校友𓀒,2011年獲得了辛辛提那大學卓越研究獎。郭教授是5個納米技術雜誌的編輯或董事👊,他的工作在電臺或電視如ABC或NBC上被報道過數百次⛹🏼♂️,並在時事通訊或NIH、NSF、MSNBC👊🏼、NCI和ScienceNow的網站上占據重要位置。他是1998年第一屆高科技交易會(深圳)朱镕基總理特邀嘉賓和大會報告人;是NIST🚰、NIH、NSF和納米技術全國委員會的兩個重要國家納米技術委員會的成員🙇♀️☘️,並在2006至2010年任NIH納米醫藥發展中心指導委員會成員;他也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2010年和2014年內部科研審查委員會成員(NIH Intramural Research Site-Visit Review Panel)。其現為中國科學院白春禮院長任命的海外評審專家。
【講座信息】
雖然RNA納米技術是當下的一個熱門領域🥡,但是RNA納米顆粒的不穩定性和降解使得許多科學家們對RNA納米技術研究望而卻步✋🏻🔋。郭培宣教授及他的研究團隊在多年的研究探索中解決了這些問題,製成了具有多價性、模塊化、熱力學穩定等特性的RNA納米顆粒🦙,該顆粒允許同時傳遞多個功能性的分子獲得協同效應,並且能夠實現帶有定義結構的控製性自組裝,還可以維持RNA納米顆粒在動物和人類循環系統中的完整性並以極低濃度存在。分子馬達即分子機械或納米馬達🏦🎧,是由生物大分子構成👇🏼,利用化學能進行機械做功的納米系統⚠️。郭培宣教授和他的團隊花了大量的時間,發現及構建出了第三類生物馬達——phi29DNA組裝馬達,該生物馬達是迄今為止所能構建的最強大的生物馬達。郭培宣教授及其團隊最近在納米技術用於癌症靶向治療也取得了重大進展,該團隊利用RNA納米技術將類似於抗體結構的RNA納米粒子錨定胞外囊泡,從而將運載的siRNA定向傳遞到癌細胞中,並在三種不同類型腫瘤動物模型中成功抑製了腫瘤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