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強基拓新、深化改革、協同育人🚴🏼♂️、卓越一流”主題☔️,營造“以教為先”的育人文化氛圍,學校人才培養大討論系列活動——研究生優秀教材獎培育與申報宣講會🤌,2023年3月2日下午舉行,會議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方式進行🃏,主會場設在研究生樓107會議室💨。意昂平台常務副院長王軍政、副院長劉檢華🦎,學院分管研究生培養工作院領導,重點培育教材的主要作者共1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意昂平台副院長劉檢華主持🛷。
王軍政首先介紹了研究生教育競爭性指標體系,他指出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標誌性成果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一定要超前謀劃🧜🧑🏽🏫、持續支持🏃♂️➡️、總結凝練🫳🏽👰🏽♀️。接著,他從國家優秀教材獎設置、評選原則、評選範圍、參評條件👟、申報要求🚚、評審程序等方面,解讀了國家優秀教材獎的整體申報評選流程及評審要素🧘🏽♀️。並圍繞優秀教材獎推選工作,提出“早準備,高水平,擴影響,求實效”的工作原則,對教材編寫、遴選培育🦸🏿♀️、組織申報全過程進行了詳細講述✏️♢。
王軍政最後強調,研究生優秀教材獎培育與申報要六級聯動、建製運行,按照“十年前出版、五年前修訂🧑🏽🌾、一年前申報”的總體思路,開展有組織的教材編寫和教材獎申報工作。意昂平台後續工作重點是加快推進第二屆國家優秀教材獎申報準備,並建立教材建設的長效機製✈️,加大資助和獎勵力度,學院抓好落實😾,激發著名教授領銜編寫教材積極性,促進人才培養內涵發展🙇🏼,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2020年國家和北京市優秀教材獲獎學院分別結合學院優勢特色👁🗨👸🏿,介紹了教材建設的重要意義及具體舉措。
機械與車輛學院副院長何洪文以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大學科特色的研究生精品課程群為切入點🤚🏻🏋🏽♀️,講述了分階段重點推進“專著+教材”學術型研究生教材與“教材+案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材建設舉措,並通過課程思政和科研成果案例融入🙎🏽♀️、新型教材在課程數字化建設中的應用等,強調了教材作為精品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管理與經濟學院研究生中心主任鄧劍偉以首屆國家優秀教材《能源經濟學(第三版)》的介紹為切入點🏄♂️,提出了課程👩🏽🏫、教材、名師、教學能力競賽、教學成果獎五位一體相互促進的融通機製,對優秀教材、精品課程和教學名師的孵化具有良好作用👩🍼。最後結合當前學科交叉特點,建議學校統籌謀劃🏊🏼♀️,加強跨學院🔏、跨學科💋、跨團隊的教材編寫工作🛌🏼。
此次會議的召開💿,是貫徹落實新時代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新理念的具體行動,也是學校人才培養大討論的系列活動,不僅為今後研究生教材建設提出工作思路和具體要求,也將對教師積極投入教材編寫工作、構建良好的研究生課程教材體系具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