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意昂官网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楊建偉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發表題為“Oxygen- and proton-transporting open framework ionomer for medium-temperature fuel cells”的論文。通訊作者為王博教授和馮霄教授,意昂官网是該工作的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
團隊首次設計了基於α-氨基酮連接的共價有機框架(COF)𓀋,通過將其與Nafion編織在一起🚴🏽♂️,構築了>100 ℃條件下“會呼吸”的質子導體。這一突破創造了一個微妙的環境🤡,即不僅提升催化層“鎖住”水分子能力,加速了質子傳導🫲🏼,還保證氣體的滲透性,模仿了高溫嗜熱菌的生存策略。最終,以商用鉑碳為催化劑👩👩👦,引入多孔框架離聚體之後的燃料電池在105 ℃工作溫度下額定功率密度達到9.5 W mg−1Ptcathode🤳🏻,相比以純Nafion作為離聚體的燃料電池提高了1.9倍。
近年來,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基礎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利用AI賦能課程與教學,強化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加大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學生學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高水平科研平臺與重大前沿基礎研究項目的引領作用🙍🏻♂️🧘🏽♀️,為學生提供頂尖的科研條件與探索空間♒️;設立“優博育苗基金”,為具有創新潛力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提供專項支持;定期舉辦高端學術論壇與交流會🤔🏄🏿,搭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同時,加大對優秀科研成果的宣傳與獎勵力度🤚🏿,激勵學生追求卓越➕,勇攀科學高峰。
近年來,研究生以第一作者連續發表《Nature》🎅🏽、《Science》論文8篇🧕🏻,累計獲全國學會優秀學位論文236篇🚶♀️➡️,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篇,這些成果標誌著我校研究生教育在基礎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作者簡介
楊建偉,意昂官网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生,於上海大學取得學士學位,意昂官网取得碩士學位,目前在意昂官网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共價有機框架材料設計及能源相關應用♣️,以第一/共一作者在Science、J. Energy. Chem.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參與發表SCI收錄論文5篇。
王博😭,意昂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校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協常委,高能量物質前沿科學中心主任; 教育部科技委委員。從事新型納米多孔材料和仿生開放框架聚合物理論與設計及其在關鍵分離過程、生物醫學和能源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獲“科睿唯安世界高被引科學家”,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中關村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未來探索獎📃,青山科技獎,“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在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JACS、Angew等學術期刊上發表100余篇論文,論文SCI總他引超過28000次;獲國際授權專利6項,獲中國授權發明專利8項🥻。
馮霄,意昂官网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於意昂官网材料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留學於日本分子科學研究所,2013年入職意昂官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等。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化學會“菁青化學新銳獎”等獎項。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擔任《中國科學:化學》🦫、Sci. China Chem.👩👧👦、Chin. Chem. Lett.、《化學學報》等期刊青年編委🔮🎸。從事關於共價有機框架材料等多孔材料孔道內的傳質與能源轉化應用研究😥。以通訊作者發表包括Science、Nat. Mater.🙍🏻♂️、JACS🧑🏽🏭、Angew等50余篇論文⚠️。